7家企业现场签约!全市首场供需对接活动在宝安举办

读创/深圳商报记者 李丹 实习生 林永润 通讯员 刘雨薇 文/图

7月28日,深圳“万名干部助企行”之“我帮企业找市场”供需对接会在宝安拉开序幕,这也是宝安区“周五供需对接日”第12次活动。活动聚焦新能源产业链,旨在搭建新能源产业链供需对接、资源链接平台。会上,7家企业现场签署意向性合作协议。

此次对接会由深圳市委组织部、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主办,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宝安区企业服务中心承办。“万名干部助企行”各专项行动牵头部门负责人、各区助企行秘书处负责人、服务小组代表等参加活动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7家企业签署意向性合作协议

全市首场供需对接活动宝安举办

为了助企纾困、提升营商环境、推动经济发展,去年6月,由市委组织部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工信局联合组织开展的深圳“万名干部助企行”工作正式启动。全市近万名干部直奔企业生产经营一线,听实话、察实情、解难题、促发展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
此次宝安专场对接会是“万名干部助企行”之我帮企业找市场供需对接会的首场活动,也是“万名干部助企行”工作内容的又一次拓展和延伸。

此次供需对接会聚焦新能源产业链,吸引中国一汽、比亚迪、欣旺达、古瑞瓦特等10家新能源产业链头部企业代表,世椿智能装备、吉阳智能等40余家新能源产业链相关工业母机专精特新企业代表到场。

据了解,新能源产业是深圳重点发展的20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,也是宝安区全力打造的“5+1”具有世界级影响力产业集群之一。近年来,宝安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先进制造业目标,培育了包括古瑞瓦特、欣旺达、首航新能源、正浩创新等一批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。

在路演环节,卓茂科技、中基自动化、海柔创新等10家企业代表先后登台,推介企业发展优势、核心竞争力、最新产品及技术等。据了解,这10家企业有的是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有的是“小巨人”企业,有的是国高企业,均代表了宝安智造硬核实力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会上,卓茂科技、海柔创新等7家企业现场签署意向性合作协议。签约企业将共同携手,就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领域开展合作,通过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集成,打造双赢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

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接下来,“万名干部助企行”工作还将围绕企业供需对接,持续开展系列活动,主要包括:“一区一主题”“一行业一特色”的供需对接活动、打造永不落幕的“i企链接”线上供需对接平台、建立常态化的线下供需对接机制,持续为企业培育最好土壤,提供最好服务。

初步撮合订单近2亿元

助力全区近200家企业拓市场

“感谢政府搭建的交流平台,大夏天的让我们在空调房里就能对接客户。”活动当天,德富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为本次活动点赞。

实际上,有类似感慨的不仅仅是德富莱企业代表。在此前举行的卫健医疗器械专场供需洽谈会上,宝安药业董事长戚美娴就坦言,“与我们过去参加的‘高大上’会议有点不同,这是一场务实、精准、高效的交流会。真的很温馨很暖心。”

让企业代表纷纷竖起大拇指的活动,正是“周五供需对接日”。据了解,为了帮企业抢订单、拓市场,宝安今年常态化打造该活动。

自5月启动以来,宝安已成功举办医疗器械、建筑业、京东工业、教育、城管等11场政企供需对接会,助力全区近200家企业拓市场拿订单,初步撮合成交订单额近2亿元,有力促进了上下游企业融合发展。

实际上,这只是宝安区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。今年以来,宝安区把精准服务企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今年2月,宝安区主要领导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,率先在全市构建“一平台、一机制、一网络”的“三个一”企业服务体系,全区所有处级以上干部挂点服务1.1万多家“四上”和国高企业,每名干部平均包干20家,实现重点企业挂点服务全覆盖。

截至7月24日,已走访11847家,走访次数30109家次,人均每周走访次数达2.4家次。收集诉求3524 件,目前已办结3427件,办理中97件,办结率为97.2%。

接下来,宝安区还将通过开展更多供需对接活动,为辖区各行业企业提供有效的交流对接平台,促进企业之前实现更深、更广、更务实的合作,进而推动宝安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促进辖区重点产业合作和产业链协作配套,加快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编辑:黄晓敏

审读:乔会青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京津冀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  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