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科院院士高福:发展中医药应注重“科学化”

5月22日,以“科技引领防疫 守护健康呼吸”为题的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高福在主旨演讲中指出,mRNA疫苗将是生物医学的革命化变革,中国应该有所布局并且必须站在世界前沿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呼吁关注mRNA疫苗新技术

“既然新冠还在,我们不能不重视它。我呼吁在座的临床大夫,该诊断的要诊断,该治疗的要治疗。”高福表示,在后新冠时期,不能只看新冠病毒带来的挑战,也要看到它给人类提供的机遇,思考大健康产业的发展。

摄/奥一新闻 林诗妍

高福表示,这次新冠疫情,中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,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。他认为,应对新冠等卫生应急事件要把握三个步骤:科学求真是基础,公众理解、参与、依从,务实的行政决策。

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控制对药物研发和疫苗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方向,高福认为,生物医药产业、诊断治疗、药物疫苗开发是新兴产业、朝阳产业。“一个好的疫苗要做到安全、有效、可控。整体来讲,mRNA在遗传性疾病、肿瘤及各种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。”他表示,mRNA将是生物医药革命性的变革,并呼吁关注mRNA疫苗新技术。

“卡脖子”问题的背后是科学的“卡脑子”

高福在演讲中强调,科学发展依赖技术支撑与科学发现。提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时,他认为应该坚持“需求、问题和结果导向”。“科学是世界的,但技术和教育是为国家服务的。”他指出,目前存在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其背后是“卡脑子”“捆四肢”的问题。他认为,许多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,研究人员不够有创新性精神,更没有创造性思维,这导致技术发展进度缓慢。

因此,在他看来,需要做到“科学求异,技术求同,工程和医学要求全”,通过将科学、技术、工程的问题分开,来推动上述三个层面的科技创新,以此解决“卡脖子”“卡脑子”“捆四肢”的问题,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为全人类福祉作出贡献。

高福认为,中国应该中药产业发展新机遇,实现“中医药科学化”。“中医药和中国人民一起走到了21世纪,但由于近百年来,科学的发展相对较弱,许多科学技术并没有运用到中医药当中。我们要抓住这些机遇,对中医中药进行阐释。”高福以武汉抗疫的“三方三药”为例,介绍团队首次提出了“微生物组-代谢产物-中药-抗病毒活性”生态圈假说,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。

采写:奥一新闻 林诗妍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京津冀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  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